怎样避免MOV可能出现的着火危险呢?
为什么标准在5.5.7.2中提到“如果在电网电源和保护地之间使用SPD,则SPD应当由压敏电阻器和GDT串联组成“呢?为什么不能只使用压敏电阻呢?
GDT即气体放电管,气体放电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(惰性)气体放电。当外加电压增大到超过气体的绝缘强度时,两极间的间隙将放电击穿,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,导通后放电管两极之间的电压维持在放电弧道所决定的残压水平。
气体放电管的优点是电流通容量大;寄生电容小;残压较低,一般900V左右;
气体放电管的缺点是:
1、放电时延性较大,动作灵敏度不够,响应时间较慢,为80ns左右。
2、有续流,不利于对交流或20V以上的线路进行保护,因而与火花间隙一样,存在续流的遮断问题。
3、无法进行劣化指示和实现故障遥信功能,安全系数不高。
压敏电阻器与气体放电管串联使用可以采用如下形式。
压敏电阻器与气体放电管串联,一方面气体放电管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,可以阻断系统正常工作时压敏中的泄漏电流,减缓压敏电阻器的性能的劣化;
另一方面利用压敏响应速度快、非线性特性好、通流容量大等诸多优点,及时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,杜绝气体放电管放电时的续流问题、动作灵敏度问题、以及对于波头上升陡度较大的雷电波难以有效地抑制等问题
我想正是基于以上优点,标准中才规定“如果在电网电源和保护地之间使用SPD,则SPD应当由压敏电阻器和GDT串联组成”。这样做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MOV出现的着火危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