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去看牙医的时候,有没有盯着医生手里那些奇形怪状的工具发过愣?我有个朋友特虎,去年网购了套"家用牙科套装",结果把牙龈捅出血送急诊。今天咱们就唠唠,这些看着像科幻武器的家伙什儿到底该怎么挑。
门诊里的十八般兵器
说实话我第一次见超声骨刀也腿软,那玩意儿长得跟电动剃须刀似的,切开牙槽骨居然不出血。现在主流器械分三大门派:
上周在医疗器械展摸到个好东西:带压力感应的智能拔牙钳。这玩意夹住智齿会自动计算阻力,你猜怎么着?拔牙时间平均缩短15分钟,就是价格够买三台iPhone。
300块和3万块的设备差在哪?
这事儿得从材料说起。好的车针(就是钻头)用的可是人造钻石涂层,一颗米粒大的涂层够买两斤排骨。我拆过某宝爆款,里头居然是电镀金刚砂,用三次就秃噜皮。
拿常见的洁牙机举个栗子:
指标 | 入门款(800元) | 专业款(3万元) |
---|---|---|
工作频率 | 28000次/分钟 | 45000次/分钟 |
防水等级 | 生活防水 | 泡水里半小时没事 |
配件寿命 | 50小时 | 300小时 |
口腔科张医生跟我吐槽:他们诊所贪便宜买的低端机,给患者洗牙时突然罢工,现在还在打官司呢。
新手必看的五大避坑指南
记得上个月有个私立诊所出事了吗?就是用了山寨光固化灯,导致补牙材料半年全掉光。后来查出来那灯的输出波长根本不对,你说坑不坑?
患者最关心的三大问题
Q:这些工具会不会伤到我牙神经?
A:好问题!现在高端设备都有智能感应,像NSK的种植机碰到神经会自己停。反倒是老式工具风险更大,去年有统计说手工拔牙的神经损伤率是电动工具的3倍。
Q:为什么做完治疗牙齿酸?
A:就跟健身完肌肉酸一个道理,牙骨质受到刺激正常反应。教你个绝招:用含氟牙膏涂在敏感处,等三分钟再漱口,立马见效。
Q:儿童能用这些电动工具吗?
A:8岁以上可以,但必须调低30%功率。我们科室上个月接了个7岁娃,用成人模式处理乳牙,结果恒牙胚受损,家长差点把治疗台掀了。
口腔器械经销商老王偷偷告诉我:现在市面上流通的"德国原装"货,60%都是东莞小厂贴牌的。真要买的话,看机身编号第4位字母,G开头的才是真进口。最近他们新到的超声刀头用了航天材料,耐磨度提升5倍,就是价格够吃半年火锅——这事儿您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