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头先问个扎心的问题:你买的薯片为什么半个月就皮了?代购的进口奶粉怎么总有一股哈喇味?上周去食品厂参观,质检主任老张指着实验室里一台铁盒子说:"这些糟心事,九成都是包装漏氧惹的祸"。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救命的仪器——氧气透过率测试仪(压差法)(配温湿度控制器),新手看完保证不迷糊。
先整明白啥叫氧气透过率
简单说就是包装材料"漏气"的程度。就像气球会慢慢瘪掉,塑料膜其实也在悄悄放走氧气。数值越小说明保鲜越好 ,举个栗子:
为啥非得用压差法?
市面上主流方法就两种:压差法和电量法。这么说吧,压差法好比拿气筒打气测漏气速度,电量法则像用氧气探测器蹲点。重点来了:
压差法 | 电量法 | |
---|---|---|
适用范围 | 薄膜/瓶罐/片材 | 薄膜/软包装 |
检测速度 | 8小时出结果 | 2小时出结果 |
设备价格 | 15-20万 | 30万+ |
维护成本 | 换个密封圈就行 | 要定期换传感器 |
所以你看中小型企业基本都选压差法,便宜大碗还抗造。特别是配上温湿度控制器,能模拟从沙漠到雨林的各种极端环境,这点简直不要太实用。
新手操作四步走
上周带实习生小美做测试,这姑娘上来就犯懵。其实记住口诀就行:**"一夹二抽三等四读"**
这里有个坑要提醒:千万别用酒精擦密封圈 !橡胶会发胀变形,我们实验室去年就因为这个报废了3组数据。用无水乙醇棉片轻轻蹭就行。
温湿度控制器的门道
厂家老说"标配温湿度控制",这里头水分可大了。上个月帮朋友验货,发现某品牌的控制器居然只能调温度!教你们两招验货绝活:
重点说三遍:要选双压缩机制冷的!要选双压缩机制冷的!要选双压缩机制冷的! 单压缩机机型在梅雨季根本扛不住,实验室湿度一高就罢工。
买设备别被参数忽悠
销售最爱吹"检测精度0.01Pa",其实这参数对新手卵用没有。真正要盯的是这三项:
有个冷知识:很多国产机用的其实是德国海瑞思的传感器,贴个牌就敢加价卖。直接找代工厂能省6-7万,不过要自己搞定质检报告。
自问自答环节
Q:测铝箔纸有必要开温控吗?
A:必须开!去年某大牌巧克力就栽在这,25℃测出来合格,运到非洲全化了重新测才发现透氧率翻倍。
Q:同一个样品测三次结果波动大咋整?
A:先检查是不是手汗沾到样品了(真事!),再在样品边缘涂一圈真空脂,立马稳如老狗。
Q:测试时能玩手机吗?
A:想都别想!电磁干扰会让曲线抽风,我们实验室方圆五米连智能手表都得摘。
小编观点:别再把包装检测当摆设了,去年食药监局通报的37起质量事故里,有29起都是包装透氧超标引发的。现在花十几万买设备,总比日后赔几百万强。特别是做出口生意的老板们,欧盟明年就要实施EN13676:2023新标,现在不准备等着被退单吧?